装修也能实现工业化
“装修一次脱层皮”“想要考验婚姻就请装修吧”……有关装修的种种调侃在网络上很常见,彰显了装修给业主带来的烦恼。由于较为专业且要面临消费市场中的重重陷阱,使得一些业主被迫成为了装修专家。这一方面反映出行业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也因为业主的个性化需求较多,施工方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供需错位。
能否以标准化的方式,像装配一辆汽车一样装修一套房子?其实,这种方式在国外早就存在,被称为“家装工业化”,也叫“装配式装修”。根据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发布的《装配式装修工程技术规程》(QB/BPHCZPSZX-2014),所谓装配式装修是一种将工业化生产的部品部件通过可靠的装配方式,由产业工人按照标准化程序采用干法施工的装修过程。由于其核心点是将大部分主材通过工业化生产的核心技术实现可靠装配,所以“装配式装修”也称作“工业化装修”。工业化装修的四大特征是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协同。
据装一网了解,目前国际上在住宅内装工业化方面走在前列的是日本。海鸥有巢氏总经理曹祎杰在2016年的家居互联网产业峰会上表示,日本住宅的内装工业化装配比例平均达到95%,而中国的这一数字仅有不到1%。与国内装修工地尘土飞扬、噪声四起的现场状况不同,日本的工业化内装工地要干净整洁得多。在有巢氏组织的考察活动中,一位参观人员说:“在工地转了3个小时,鞋子没有一点灰尘。”事实上,这样的住宅内装施工方法,如果按照工时统计的话,相当于一个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12天就可以完成。
内装工业化将成趋势
家装工业化之所以被引进,一方面源于目前的装修模式存在种种弊端,另一方面有赖于国家政策、制度层面的助力。
目前,装修行业人工成本不断提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劳动力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市场上的瓦工、木工等多为流动人口。这些队伍中,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员占比越过80%,很少见到80后和90后的身影。曾经的“师傅带徒弟,全家齐上阵”景象已不多见,更多的是夫妻档;而且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工人没有经过系统的技能培训就上岗,而装修原本是一个特别倚重工人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装修质量难以保证。
此外,当前的装修模式也存在一系列弊端。装修的本质特征是手工操作,难以形成标准化运作,质量也难以把关,而且生产效率较低,原材料消耗较大。比如有些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某道工序做错了需要返工,势必会造成原材料浪费;而且很多问题并非能在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而往往是送到业主家安装时才会被发现,这导致时间和材料的浪费更大。工业化的内装,在前期设计阶段就要将所有的数据精确化,让生产过程标准化,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种种浪费。
如今,装配式建筑装饰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已较为普及,在我国尚属新兴技术。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装饰的比例将占到新建建筑的30%以上、新开工全装修成品住宅面积比率的3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在50%以上。
未来,与装配式住宅最匹配的,无疑就是装配式装修。目前,包括浙江、湖南在内的多个地方都已出台鼓励内装工业化的政策,内装工业化的发展浪潮很快就要到来。